201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即將迎來她70歲的生日。70年前,那條沉睡了百年的東方巨龍終于抖擻精神,結(jié)束了受人侵凌、鬼鬼犯邊的痛苦記憶。一聲怒吼,向世界宣告著她已徹底地覺醒。再次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一個曾經(jīng)偉大的民族不可能永遠沉淪”的真理!
是的,一個曾經(jīng)偉大的民族不可能永遠沉淪。翻開我國五千年厚重的史料,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民族是那么的不屈不撓、頑強英勇的民族。我們的民族英雄、愛國英雄更是層出不窮。僅從至今仍然完整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就能窺見一斑。
提及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愛國英雄,如今知名度最高的莫過屈原了。屈原,原名羋原,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曾官拜楚國的左徒、三閭大夫,掌管楚國的內(nèi)政外交大事。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文體的奠基人,屈原不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文學領(lǐng)域散發(fā)著熠熠光芒,而且他在為政、改革、外交等領(lǐng)域的業(yè)績也是有目共睹。早在公元前321年,秦軍侵犯楚國境地。青年屈原就帶領(lǐng)樂平里的年輕人奮力抗擊秦軍。小小年紀的屈原一方面做著大家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巧用各種戰(zhàn)術(shù),打退了秦軍的數(shù)次進攻,其非凡的軍事和組織才華初露鋒芒。在政治中,他崇尚“美政”,主張“舉賢授能”,希望楚國的君主能夠不分貴賤,讓真正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反對以往的世卿世祿制。在內(nèi)政上,他推行改革,希望楚國學習秦國等強國,也能變法圖強。外交方面,他反對保守派的求和主張,提出“聯(lián)齊抗秦”的總方針。然而,屈原的主張幾乎全部觸犯了當時頑固的保守派的既得利益,他們對屈原開展了猛烈地反撲。屈原多次受到貶謫,最終在對祖國徹底無望的悔恨中,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自投于汨羅江。傳說,百姓感動于屈原的愛國主義悲憫情懷,在他投江自盡后,不忍魚兒分食他的尸身,就各家各戶用粽葉包裹糧食投于江中,隨后將五月初五日定為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過端午的習俗,一直留存至今。
其實,在端午節(jié)之前的清明節(jié)前夕,在古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而寒食節(jié)的起源,也與一個忠君愛國的故事有關(guān)。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人——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發(fā)生內(nèi)亂?!绑P姬之亂”后,作為晉國公子的重耳四處逃亡、食不果腹。面對困境,原本跟隨他的人走的走、叛的叛,只有介子推始終不離不棄,追隨身邊。在追隨重耳在外逃亡的19年里,他們每日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在最困難的時候,眼看重耳餓得快昏了過去,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湯喂給重耳喝,使他保住了性命。這也就是成語“割股充饑”的由來。數(shù)年后,重耳終于結(jié)束了逃亡生涯,得以回國繼承王位。當時很多沒有尺寸之功的人,這時卻來紛紛找來由頭邀功請賞。介子推對這種小人之舉十分鄙夷,認為忠于君主、忠于國家是一個君子最基本的行為,沒有必要因此而向主人請賞,更認為因此而接受獎賞對于一個正人君子來講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因此他堅決辭官不食祿,孜身一人帶著老母親退居到綿山上,過起了隱士的生活。后來,繼位后的晉文公時常想念起介子推的功勞,派人四處尋訪他。得知他隱居在綿山后,更是親自上山尋覓。無奈山上樹木茂盛、尋找了三天三夜竟無功而返。這是,晉文公聽信了小人進言,說:不如在山中放火,只留一條下山的小路,這樣介子推就會帶著老母下山受封了。可誰知,大火綿延整個綿山,也沒見介子推的身影。后來,火熄滅了,人們才在一個大樹旁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原來他們母子早已“抱樹而死”。得知消息后,晉文公后悔放火之舉,更加萬分悲痛,在妥善安葬好介子推的尸體后,在介子推抱著的那顆樹的樹洞里,發(fā)現(xiàn)有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國國中內(nèi)亂,寵驪姬、殺太子、逐賢人,身為文人士大夫的介子推,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將自己的生死置之事外,追隨主公在外逃亡,不僅顛沛流離、無處安身,而且?guī)状坞U遭殺害,支撐他堅持了19年之久的正是那股子刻在中國民族血液中的愛國主義情懷。他堅信,自己追隨的主公能夠成為終止國家內(nèi)亂、鋤奸揚善、振興祖國、造福人民的賢德君主。事實證明,介子推的眼光十分獨到,他舍命“割股”保護住的公子重耳繼位后,果然勵精圖治、興利除弊、讓晉國重新走向發(fā)展的道路,自己也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才使得介子推在文公繼位后,堅決辭官、寧死不肯受封。究其原因,不是他不愿享受榮華富貴,不愿意讓老母親頤養(yǎng)天年,而是在他看來:忠君愛國是每一個正人君子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不應(yīng)成為日后邀功請賞的砝碼,并為此感到羞愧、恥辱。介子推身上這種正直的君子行為,這種“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后世無數(shù)中國民族英雄兒女的精神所在。
此外,還有一個著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愛國情懷有關(guān)——臘八節(jié)。相傳: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率領(lǐng)軍隊抗擊金軍,大軍行至朱仙鎮(zhèn),岳家軍軍糧供給跟不上了,此時又正值數(shù)九寒冬。附近百姓心疼為國殺敵的將士們?nèi)甜嚢ゐI,紛紛拿出自己的五谷雜糧,熬成粥送給岳家軍,大軍在寒冬里喝上了溫暖的粥,果然士氣大振,最終也打了大勝仗。岳飛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各種雜糧煮粥,今天臘八節(jié)里煮臘八粥的習俗就這有關(guān)。
不管是之于端午節(jié)的屈原、之于寒食節(jié)的介子推,抑或大英雄岳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繼承了流淌在中國民族兒女血液中不朽的赤誠愛國情懷。這種愛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五千年的精神脊梁,作為民族的精神基因而世代相傳,它也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繁榮強盛、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不懈奮斗!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wǎng)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wǎng)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wù)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201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即將迎來她70歲的生日。70年前,那條沉睡了百年的東方巨龍終于抖擻精神,結(jié)束了受人侵凌、鬼鬼犯邊的痛苦記憶。一聲怒吼,向世界宣告著她已徹底地覺醒。再次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一個曾經(jīng)偉大的民族不可能永遠沉淪”的真理!
是的,一個曾經(jīng)偉大的民族不可能永遠沉淪。翻開我國五千年厚重的史料,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民族是那么的不屈不撓、頑強英勇的民族。我們的民族英雄、愛國英雄更是層出不窮。僅從至今仍然完整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就能窺見一斑。
提及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愛國英雄,如今知名度最高的莫過屈原了。屈原,原名羋原,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曾官拜楚國的左徒、三閭大夫,掌管楚國的內(nèi)政外交大事。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文體的奠基人,屈原不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文學領(lǐng)域散發(fā)著熠熠光芒,而且他在為政、改革、外交等領(lǐng)域的業(yè)績也是有目共睹。早在公元前321年,秦軍侵犯楚國境地。青年屈原就帶領(lǐng)樂平里的年輕人奮力抗擊秦軍。小小年紀的屈原一方面做著大家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巧用各種戰(zhàn)術(shù),打退了秦軍的數(shù)次進攻,其非凡的軍事和組織才華初露鋒芒。在政治中,他崇尚“美政”,主張“舉賢授能”,希望楚國的君主能夠不分貴賤,讓真正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反對以往的世卿世祿制。在內(nèi)政上,他推行改革,希望楚國學習秦國等強國,也能變法圖強。外交方面,他反對保守派的求和主張,提出“聯(lián)齊抗秦”的總方針。然而,屈原的主張幾乎全部觸犯了當時頑固的保守派的既得利益,他們對屈原開展了猛烈地反撲。屈原多次受到貶謫,最終在對祖國徹底無望的悔恨中,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自投于汨羅江。傳說,百姓感動于屈原的愛國主義悲憫情懷,在他投江自盡后,不忍魚兒分食他的尸身,就各家各戶用粽葉包裹糧食投于江中,隨后將五月初五日定為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過端午的習俗,一直留存至今。
其實,在端午節(jié)之前的清明節(jié)前夕,在古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而寒食節(jié)的起源,也與一個忠君愛國的故事有關(guān)。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人——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發(fā)生內(nèi)亂?!绑P姬之亂”后,作為晉國公子的重耳四處逃亡、食不果腹。面對困境,原本跟隨他的人走的走、叛的叛,只有介子推始終不離不棄,追隨身邊。在追隨重耳在外逃亡的19年里,他們每日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在最困難的時候,眼看重耳餓得快昏了過去,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湯喂給重耳喝,使他保住了性命。這也就是成語“割股充饑”的由來。數(shù)年后,重耳終于結(jié)束了逃亡生涯,得以回國繼承王位。當時很多沒有尺寸之功的人,這時卻來紛紛找來由頭邀功請賞。介子推對這種小人之舉十分鄙夷,認為忠于君主、忠于國家是一個君子最基本的行為,沒有必要因此而向主人請賞,更認為因此而接受獎賞對于一個正人君子來講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因此他堅決辭官不食祿,孜身一人帶著老母親退居到綿山上,過起了隱士的生活。后來,繼位后的晉文公時常想念起介子推的功勞,派人四處尋訪他。得知他隱居在綿山后,更是親自上山尋覓。無奈山上樹木茂盛、尋找了三天三夜竟無功而返。這是,晉文公聽信了小人進言,說:不如在山中放火,只留一條下山的小路,這樣介子推就會帶著老母下山受封了。可誰知,大火綿延整個綿山,也沒見介子推的身影。后來,火熄滅了,人們才在一個大樹旁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原來他們母子早已“抱樹而死”。得知消息后,晉文公后悔放火之舉,更加萬分悲痛,在妥善安葬好介子推的尸體后,在介子推抱著的那顆樹的樹洞里,發(fā)現(xiàn)有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國國中內(nèi)亂,寵驪姬、殺太子、逐賢人,身為文人士大夫的介子推,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將自己的生死置之事外,追隨主公在外逃亡,不僅顛沛流離、無處安身,而且?guī)状坞U遭殺害,支撐他堅持了19年之久的正是那股子刻在中國民族血液中的愛國主義情懷。他堅信,自己追隨的主公能夠成為終止國家內(nèi)亂、鋤奸揚善、振興祖國、造福人民的賢德君主。事實證明,介子推的眼光十分獨到,他舍命“割股”保護住的公子重耳繼位后,果然勵精圖治、興利除弊、讓晉國重新走向發(fā)展的道路,自己也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才使得介子推在文公繼位后,堅決辭官、寧死不肯受封。究其原因,不是他不愿享受榮華富貴,不愿意讓老母親頤養(yǎng)天年,而是在他看來:忠君愛國是每一個正人君子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不應(yīng)成為日后邀功請賞的砝碼,并為此感到羞愧、恥辱。介子推身上這種正直的君子行為,這種“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后世無數(shù)中國民族英雄兒女的精神所在。
此外,還有一個著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愛國情懷有關(guān)——臘八節(jié)。相傳: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率領(lǐng)軍隊抗擊金軍,大軍行至朱仙鎮(zhèn),岳家軍軍糧供給跟不上了,此時又正值數(shù)九寒冬。附近百姓心疼為國殺敵的將士們?nèi)甜嚢ゐI,紛紛拿出自己的五谷雜糧,熬成粥送給岳家軍,大軍在寒冬里喝上了溫暖的粥,果然士氣大振,最終也打了大勝仗。岳飛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各種雜糧煮粥,今天臘八節(jié)里煮臘八粥的習俗就這有關(guān)。
不管是之于端午節(jié)的屈原、之于寒食節(jié)的介子推,抑或大英雄岳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繼承了流淌在中國民族兒女血液中不朽的赤誠愛國情懷。這種愛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五千年的精神脊梁,作為民族的精神基因而世代相傳,它也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繁榮強盛、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