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會議提出,要科學合理設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降低傳統能源比重。要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體制機制,推動加強電力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機制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要推動有效市場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做好電力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那么,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會催生哪些新技術和商業(y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在哪里?極端氣候條件下,如何保證電力系統穩(wěn)定?圍繞上述問題,財聯社記者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
財聯社:此次會議提出推動加強電力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機制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在你看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會催生哪些新技術和商業(yè)模式?
袁家海: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源網荷儲各環(huán)節(jié)均會催生大量新技術、新模式。
在電源側,傳統電源、新能源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如煤電靈活性改造技術與碳捕集改造技術,新型海上風電技術,新型光伏系統、高效光伏電池生產技術,風機及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等將進一步革新,還會催生新一代的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它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及利用技術,新一代核電技術也將迎來新發(fā)展。
在電網側,新型電力系統對電網的智能化、數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直流輸電裝備技術、新型柔性輸配電裝備技術、交直流混合配電網靈活規(guī)劃運行技術等先進電網技術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用戶側,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電力用戶將主動參與電力生產和平衡,用戶側微電網核心技術、用戶側能效診斷與提升技術、虛擬電廠等技術將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
儲能方面,電化學儲能、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等長短時儲能以及構網型儲能技術都將快速發(fā)展。此外,電力行業(yè)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還會促進火儲聯合調頻、共享儲能、獨立儲能、虛擬電廠等商業(yè)模式的蓬勃發(fā)展。
財聯社:此次會議也強調,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降低傳統能源比重。在你看來,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在哪里?
袁家海:首先,要兼顧“雙碳”減排需求和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一方面需要煤電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平穩(wěn)過渡,要實現“主力電源到靈活電源再到備用電源”的功能轉型,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兜底保障和靈活調節(jié)服務。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規(guī)劃統籌各類資源銜接,源網荷儲多維度協同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靈活調節(jié)能力,并輔以一定的市場機制來引導靈活性資源在不同市場中更大程度釋放其靈活性潛力。
其次,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加快技術創(chuàng)新。目前我國電力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尚存短板,個別技術領域同世界能源電力科技強國相比仍有差距,在CCUS技術、長時儲能、大功率柔性輸變電裝備、關鍵元器件等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技術、裝備、材料亟需攻關突破,同時也需要加強政策引導,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力。
此外,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還需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推進集中式與分布式發(fā)展、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并舉。隨著高比例新能源并網,電力市場不協調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適應大規(guī)模高比例新能源發(fā)展的市場機制和價格體系亟待完善,通過跨省跨區(qū)電力市場和送受端協同來解決大型風光基地跨區(qū)消納限制,實現“電從遠方來”;以分布式交易為突破口加強可再生能源就近生產消納,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規(guī)?;剑瑢崿F“藏電于民”。
財聯社:入夏以來,多地迎來高溫天氣,用電負荷持續(xù)走高。請問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解決好哪些問題?如何保證電力系統穩(wěn)定?
袁家海:近年來極端天氣呈現出增多增強的趨勢,隨著大規(guī)??稍偕茉床⒕W,新型電力系統面臨著電力供需大幅度波動帶來的電力可靠供應的問題。
保證極端天氣下電力可靠供應的關鍵是經濟合理地調動電力系統供需兩側資源的保供能力,在社會經濟可承受范圍內解決時段性、區(qū)域性的供需失衡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要從資源規(guī)劃部署、市場協同、合理補償、預警信息、應急保障等方面繼續(xù)完善提升電力保供機制。
首先,明確電力系統供需兩側資源應對短時尖峰電力結構性矛盾的功能定位,從技術層面合理部署多元化資源來適配不同負荷段的需求;其次,市場價格信號的引導與合理的場外保供補償(例如需求響應補償、容量補償)相結合,深度挖掘供需雙側的保供積極性;然后,極端氣候條件下用電負荷變化的直接影響因素,精準的氣象信息預測是電力保供預警的重要參考,可以幫助提前做好供用電預案部署;最后,還需充分考慮突發(fā)供用電事故的發(fā)生可能性,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快速響應、應急搶險、恢復重建等全方位處置方案。(財聯社 記者 郭松嶠))
評論